当前位置:
首页 > 堪舆 > 河图、洛书是怎么排列出来的?

河图、洛书是怎么排列出来的?

河图与洛书是什么关系?怎么排列出来的?

这个问题,古往今来众说纷纭,我的观点源自儒家之集大成者朱熹前辈,简单讲,河图这一圈的数字方位,分成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,分别是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;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;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;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;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”

这是以五个“生数”统御五个“成数”,同处一个空间,全面展示宇宙及术数的道理,这是“体”;而洛书的九宫格,“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四二为肩,八六为足,五在中央”,这是五个奇数统御四个偶数,各居其所,以阳统阴以得到宇宙及术数发生变化,这是“用”。

那么,河图与洛书的数字为什么这么排?

上面说了,河图为体,洛书为用。换句话说,河图以静御动,洛书以动统静,这叫阴阳合德、动静有常、刚柔有体。

那么,河图是宇宙及术数的本身规律,从所有单数来看,一三五七九,这五个奇数,属阳,属天,即所谓“天数五”;二四六八十,这五个偶数,属阴,属地,即所谓“地数五”。五个天数相加之和为二十五,五个地数相加之和为三十,即“天数二十有五,地数三十,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”。

天地之数排列为河图,就是“一六共宗居于北,二七为朋居于南,三八同道居于东,四九为友居于西,五十相守居于中“。每个方位都是“一阴一阳谓之道也”,其中,“阳之轻清而位乎上”,就是天;“阴之重浊而位乎下”,就是地。

十个数字为什么这么排呢,具体原因古籍上查不到,但可以理解的是,因为数的变化是“阳以统阴”,阳数是“始于一、终于九”,而天地之阳从冬至开始“一阳来复”,冬天的方位在北,所以一从北方开始排,其余数字也都符合古人的哲学规律,或者说,古人的哲学规律是从河图中观察而得。

这些数字的静态,表现宇宙天地的术数规律,就是河图。动起来,就是洛书。

动的规律是这样的,数字中,五在中央,只旋转不移动位置,而一是太极,为静,故以阴阳三才为用。所以,阴数的动,是阳动(逆时针转),从二开始;阳数的动,是阴动(顺时针转),从三开始。这是阴阳合德之意。

先看阳数,三在河图的静态方位是居于东,三乘三为九,顺时针转到南;三乘九为二十七,取单数位七,顺时针转到西;三乘二十七为八十一,取单数位一,顺时针转到北。依次乘下去,都取单数位,至无穷尽都是这四个方位(阳居四正位)。

再看阴数,二的河图静态方位是居于南,二乘二为四,逆时针转到东南;接下来,二乘四为八,逆时针转到东北;二乘八为十六,取单数位六,逆时针转到西北;二乘十六为三十二,取单数位二,逆时针转到西南。依次乘下去,都取单数位,至无穷尽都是这四个方位(阴居四隅位)。

把阳数和阴数之动的方位,按照古人面南背北的方位(上南下北左东右西)排列出来,就是“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四二为肩,八六为足,五在中央”的数字九宫格,这就是洛书。

这其中还有一个需要辨析的问题:周易“说卦”讲“叁(三)天两地”,网上资料说“三为奇数开端,所以天数为三”,可是奇数不是“一”开端吗?怎么理解?

其实,网上的资料似是而非、以讹传讹,早些年我改过几次XX百科,后来懒得改了。我刚上网查了一下,果然铺天盖地的关于“叁天两地”的说法,都是错的。数的开始,就是一和二,一是奇数为阳,二是偶数为阴。

三天两地是这么来的,天圆地方,如果取圆的直径为一,那么圆的周长就是三,当然,准确的周长是直径乘以圆周率,圆周率比三略多一点,但古人眼中就是三。推演开来,直径多少都乘以三,就是说,天为圆,天的周边是“径一围三”,这是“叁(三)天”的来历。

而地为方,天地合德嘛,地的边长也取天圆的直径,那么地是“径一围四”,整个周长是一边(径)的四倍。因为地数是阴数,阴数从二开始,“围四”就变成了“两其二”,这就是“两地”的来历。

天地之和,就是五,五也叫生数,五行相生、产生万物之数,所以河图洛书都以“五为中”,河图的中间是“天五”、“地十”,这是个“太极”,其余的奇数之和为二十,偶数之和为二十,这是两仪。

而洛书中间为五,奇数在四正位,水为一始于北,生木三在东,复生火九在南(三乘三),复生金七在西(火生土复生金,如风水书籍《三命通会》云:“五行不言土者,四行皆土成局。万物皆藏于土故也。”这是略过土,而不是生中央五土再生西金七),金又生水,回到一。

当然,这是略举例子,河图洛书“变化无穷所以为妙也”。

 

作者:佟道功